課程規劃

六年制課程簡介


本系六年制課程以四大架構規劃

  • 醫預科階段:基礎科學與通識課程
  • 基礎醫學: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(模組課程) ,以器官系統導向之模組,基礎醫學搭配臨床情境之介紹,並提早與臨床銜接
  • 臨床實習:一般醫學核心能力
  • 醫學人文:垂直與橫向的整合
    六年制課程設計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           
  • 一、二年級課程設計原則
  1. 通識課程規劃人文、生命、教育、邏輯思辨、自然環境等核心理念。
  2. 建立醫學人文與通識課程的整合機制。
  3. 醫學生涯探索、典範學習啟蒙與反思內省訓練。
  4. 重視基礎科學的紮根工作,以奠定學生習醫的科學根基。
  5. 與教師溝通期待課程能夠促進學生認識基礎科學與醫學的關聯性。
  6. 醫學系與基礎科學、通識人文教師的密切合作。
  •  三、四年級基礎醫學課程設計原則
    新制課程中三、四年級主要的學習內容是基礎醫學,但導入部分臨床醫學,目的在使學生能夠認識基礎醫學與未來的臨床關聯性。
    1. 整合
    2. 提早臨床接觸
    -整合方式:採用器官/系統模組
    .授課內容:橫向的聯繫、縱向的連結
    .授課教師:基礎與臨床教師之間的密切合作
    -新課程加強基礎/臨床醫學與社區醫學的整合
    .溝通技巧、病史詢問、身體檢查、及部分操作技能等臨床技能融入模組課程。
    目前模組設計包括:醫學概論(生理、藥理、病理導論)、血液、病原與宿主、神經、社區醫學、心血管、呼吸、腎臟、胃腸、骨骼肌肉(風濕)、內分泌(生殖.婦兒)、腫瘤、實用臨床問題。
    .社區醫學模組整合了生物統計學、流行病學、公共衛生學、醫療資訊、家庭醫學等
    3. 基礎與臨床教師之間的密切合作
  • 五、六年級臨床醫學課程設計原則:
    臨床學科核心課程大堂課減少,部分臨床學科核心課程配合輔以e-learning,重視一般醫學學習,增加參與病人照護之臨床學習時間

Comments are closed.